聯系我們
首頁
中心概況
國內藏學
國際交流
專家學者
學術平臺
走近藏學
中心簡介
現任領導
歷任領導
組織架構
人才隊伍
重大項目
黨建工作
研究機構
科研動態
專家觀點
外事活動
國際藏學
珠峰獎榮譽獎獲得者
國內藏學專家
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
全國藏學工作協調會
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
藏學珠峰論壇
藏研中心專家講壇
重大調研項目成果交流匯報會
青年藏學會
首頁
>
國內藏學
>
專家觀點
社會經濟
史海鉤沉
民族研究
宗教文化
當代政策
藏醫藏藥
焦麗娜、楊銘:吐蕃與吐火羅的宗教文化交流
吐蕃是古代中國位于青藏高原的地方王國,吐火羅則是中亞古國(其中心在阿富汗東北部)。從地理位置看,吐蕃與吐火羅均與帕米爾高原接境,可以說地緣彌近,便于交通往來。從民族起源的角度看,吐火羅人包括曾經生活于我國河西走廊的游牧部族月氏人,而吐蕃的形成與西遷的發羌、唐旄等有關,兩者均屬于史書上記載的廣義的氐羌族群。在宗教文化方面,兩者都是佛教影響和傳播的核心區域。因此,探討吐蕃和吐火羅在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對于研究中華民族內部的交往交流交融和對外的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意義。
張寧、黃維忠 | 管·法成:溝通漢藏文化的河西高僧
公元8世紀末至9世紀初,河西敦煌地區出現了一位名為管·法成的高僧譯師。這位大譯師的生卒年月和出生地均不詳,甚至對于他究竟是藏族人還是漢族人也存在爭議。
高墨函:中央政府主持刊刻印行的藏傳佛教經典——明永樂版《甘珠爾》藏文大藏經管見
“甘珠爾”為藏語音譯,意為“佛語部”,即“釋迦牟尼語錄的譯文”,也是《藏文大藏經》組成部分之一。公元7世紀,吞彌·桑布扎創制了藏文文字。
勵軒、臧正 | 川菜入藏:漢藏飲食文化的交流與互動
歷史上,以文成公主入藏、僧侶朝貢、茶馬貿易等為代表的漢藏人群跨地域流動帶來了漢藏飲食文化的交流。清代,隨著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治理的強化,內地與西藏在飲食上的交流互動更勝以往,尤其是當川軍成為駐藏軍隊主力后,川菜也隨之進入西藏。民國時,川商取代川軍成為川菜在當地傳播的主要力量。在川軍、川商的推動下,清末民國時期,內地飲食已不再局限于西藏貴族家庭和宗教界上層人士,出現了面向普通大眾的商業化發展趨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西藏各項事業的發展與四川人的大量涌入,使得川菜在西藏社會得以實現跨階層的大規模傳播,進而對西藏本土飲食文化的主食與食材結構、烹飪方式、進餐方式等產生了深刻影響,促進了兩地飲食口味的整合與飲食習慣的交融,進一步推動了漢藏飲食文化的跨地域傳播與彼此間的認同。
牛頌:“多文一體”碑: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的表達與見證
?北京城市發展的歷史有3000多年,近千年來成為遼、金、元、明、清五朝都城,到清一代形成規制宏偉的皇宮和“三山五園”皇家園林。如果在京城細心游訪,不經意間會與一些石碑相遇,它們許多是漢文、滿文、蒙古文、藏文一同刻制而成,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構歷史的珍貴記憶。
樊鋒旭等: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拉薩市教育事業發展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西藏“五期疊加”階段性特征,緊緊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主動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引導各族師生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特別是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深刻領會建設教育強國對民族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期待,發揮排頭兵作用,積極探索邊疆民族地區教育系統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有效途徑。
王清先、陸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西藏各項工作的主線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是西藏工作的戰略性任務,也是西藏各項工作的主線。西藏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都要緊緊圍繞、毫不偏離這條主線。
楊蕤:觀察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十個窗口
“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僅是近年來學界的高頻詞,更是歷史學、民族學等領域需要回答的時代命題。多數研究將其看作一個整體概念考察和理解,既有歷史上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的表現,也包含了深層次的共融互通,由此產生出的“三交史”研究業已成為中國史研究的重要課題。不同歷史時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多種方式,既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那么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梳理觀察?以下是觀察“三交史”的十個窗口。
張詩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西藏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作為各項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加快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多領域、多層面、多途徑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動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各民族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日益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不斷推進。
溫士賢 | 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價值內涵、內在動力與踐行路徑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旅游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紐帶,對實現民族團結和社會整合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徐平:從帕拉莊園的變遷看西藏人權今昔
?習近平主席向“2023·中國西藏發展論壇”致賀信強調:人民幸福是最大的人權,發展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仡櫸鞑睾推浇夥?0多年的翻天覆地變化,中國共產黨領導西藏各族人民,在世界屋脊上創造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奇跡,創造了世界人權史上的奇跡。
張中亞:清代治藏政策的一項重要制度金奔巴瓶管見
藏于西藏拉薩大昭寺的清代金奔巴瓶為純金質地,重約80兩(約合3千克),底座直徑14.4厘米,瓶身最大直徑21厘米,高34厘米。其形制仿藏式奔巴瓶,由蓋、身及簽筒構成。簽筒內配5支云頭紋象牙簽,簽長5.8厘米、寬2厘米、厚0.6厘米,用于書寫候選靈童名字及出生地。瓶面有陽刻如意云、梵文“十相自在”,蓋頂嵌有白玉、蜜蠟、珊瑚、青金石。瓶口裝飾如意云紋與藏式三寶珠,體現了漢藏文化的完美融合。北京雍和宮收藏的金奔巴瓶和象牙簽,形制也與大昭寺所藏相同。
張榮德:明朝授予達賴喇嘛系統的封號“朵兒只唱”圖記管見
“朵兒只唱”圖記是一枚明代象牙圖章,方形印面,配以獅鈕,高6.1厘米、邊長5.2厘米,原收藏于西藏羅布林卡,現收藏于西藏博物館?!岸鋬褐怀?,藏語意為“金剛持”,又譯作“多吉鏘”。圖章印背有漢文款識,左側為“欽賜朵兒只唱圖記”,右側為“大明萬歷戊子年制”,即公元1588年制。據《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歷十五年(1587年)十月,“番僧答賴準升‘朵兒只唱’名號,仍給敕命、圖書”?!岸鋬褐怀奔礊檫_賴的名號,是明朝廷頒賜給第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1543—1588年)的。
李德成: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的法治化管理原則
活佛轉世制度是藏傳佛教的一種宗教傳承繼位制度,歷經數百年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宗教儀軌和歷史定制,成為活佛轉世特定的傳承方式。
索南才讓:從敦煌藏文寫卷看金城公主對吐蕃佛教的貢獻
金城公主是唐朝嫁到吐蕃的第二位公主,她作為唐蕃友好關系的使者,在吐蕃生活近三十年,提倡設立“謁佛之供”“七期薦亡”制,請來毛詩、禮記、左傳、文選,請交馬于赤嶺,互市于甘松嶺,促進了唐蕃之間的經貿往來、文化交流。本文根據敦煌藏文寫卷《于闐教法史》并參考相關的《于闐國授記》《釋迦牟尼如來像法滅盡之記》等探討其他藏文史籍沒有提及的金城公主請求贊普同意接納于闐難僧,建造廟宇安置,提供生活物品,組織人員譯經,囑托隨侍出家的事跡,通過這些具體行動影響贊普采取措施興佛,推動吐蕃佛教發展的貢獻。無疑,她的做法為赤松德贊時佛法弘揚發揮了基礎性的作用。
田孟清、李彥軍:我國民族地區綠色轉型發展的路徑與策略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民族地區是我國資源富集區、水系源頭區和生態屏障區,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筆者認為,民族地區推進綠色轉型發展要抓住以下要點。
格桑卓瑪: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西藏經濟高質量發展
進入新時代以來,在黨的治藏方略指引下,西藏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立足新發展階段,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探索高海拔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張云:西藏新成就新輝煌的內在邏輯和深刻道理
《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實踐及其歷史性成就》白皮書展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各項事業取得的新成就新輝煌,并講清楚了取得這些新成就新輝煌的內在邏輯和深刻道理。
肖杰: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巨大成就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月10日發布《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實踐及其歷史性成就》白皮書。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當代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肖杰接受CGTN直播采訪。
洪濤:黨的治藏方略在西藏的實踐創造了許多成功經驗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月10日發布《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實踐及其歷史性成就》白皮書。西藏在線網專訪中國藏學出版社社長洪濤帶來最新解讀!
1
2
3
4
5
6
7
8
9
10
推薦
科研動態
01
學術專題
02
資料庫
03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久久婷婷精东一区二区三区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