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歷史55講】張云主編 | 第27講:攝政制度

發布時間:2023-10-22 19:30:00 | 來源: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 作者: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 責任編輯:

第4編 清朝西藏歷史

清朝(1644—1912)是中國歷史最后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涤呵瘯r期走向鼎盛,制度建設成果豐碩,改革措施多種多樣,國力空前增強,經濟快速發展,人口有序增長。清朝統治者將新疆和西藏納入治下,強化管理,清朝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最終確定了中國近代的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清朝對西藏地方行政、軍事、宗教、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管理措施逐步落實,冊封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制度,駐藏大臣制度,金瓶掣簽制度,攝政制度,駐軍守邊制度相繼建立,對西藏地方管理的法制化大為增強,西藏與祖國內地的交往交流更加頻繁。但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朝由盛轉衰加劇的背景下,作為邊疆地區的西藏地方和全國一樣,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中華民族在奮起抗擊外來侵略的偉大斗爭中譜寫了一曲曲滌蕩心魄的英雄悲歌,凝聚力進一步增強。清朝西藏地方歷史波瀾壯闊、曲折復雜,更值得人們認真思考,引為借鑒。

第27講 攝政制度

由于歷史和宗教的原因,藏傳佛教格魯派采用由噶瑪噶舉派創立的活佛轉世的傳承方式來解決繼承人的選擇問題,達賴喇嘛圓寂后,轉世靈童的尋訪、認定、坐床、學經、受戒,直到18歲親政,中間至少需要20年左右的時間,這期間若無人主持西藏政教事務,就會形成權力真空。

清廷為防止噶倫等人“擅權滋事”,遂命西藏地方當局從甘丹、哲蚌、色拉三大寺及四大林(丹吉林、功德林、策墨林、錫德林)中推選學識淵博、聲望卓越之大活佛為攝政候選人,由駐藏大臣奏請清廷任命,清廷視其出身及勛績賞給呼圖克圖、諾門汗、禪師等名號,頒給金冊、銀印,在達賴喇嘛新靈童未尋獲及靈童坐床后尚未達到執政年齡(18歲)之前,暫行代理達賴喇嘛主持西藏政教事務,這便是攝政,藏文稱“杰曹”(rgyal-tshab)。

一、攝政的產生與第一任攝政

乾隆二十二年(1757),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在布達拉宮圓寂,乾隆皇帝降旨:“現在確認達賴喇嘛之轉世靈童至關重要。章嘉呼圖克圖須去西藏,尋訪認定其轉世。朕雖不愿遣呼圖克圖去遠方,然此次之事關系西藏佛教大業,甚為重要。你去后不必久留,一經認定轉世靈童,即可返回?!闭录螄鴰煷舜吻巴鞑?,還與乾隆皇帝恩準噶廈奏請、任命第穆諾門汗·阿旺江白德勒嘉措為攝政有關,攝政“掌辦商上事務”,即在達賴喇嘛新靈童未找到及靈童坐床未達到親政年齡之前,代理達賴喇嘛政教職權,這在后來形成了一項制度,這就是攝政制度。攝政第穆諾門汗·阿旺江白德勒嘉措在今西藏拉薩大昭寺西北修建寺院,即丹吉林(bstan-rgyas-gling),乾隆皇帝御賜“廣法寺”匾額,成為第穆呼圖克圖的府邸。

二、攝政的地位及其政教作用

第穆德勒嘉措擔任攝政期間(1757—1777),創建了攝政的辦事機構“雪嘎”,負責傳達攝政的命令,“雪嘎”由四品僧官南卓負責,設有五品俗官8名,侍衛2名,聯絡僧官1名。各級呈報攝政公文及其批示,由南卓向噶廈下達執行。以后,凡攝政執政期間,都建有這一辦事機構。

作為當時新創立的制度,攝政只是掌辦達賴喇嘛的宗教事務,還是掌辦達賴喇嘛的政教一切事務是存在爭論的,突出的問題依然是噶倫擅權,他們希望把攝政的權力限制在代理達賴喇嘛宗教事務范圍內,由噶倫來辦理達賴喇嘛原來承擔的行政權力。

顯然,乾隆二十二年(1757)七世達賴喇嘛圓寂讓建立未久的噶廈制和達賴喇嘛的政治地位都面臨考驗。同年二月四日,駐藏大臣伍彌泰等轉呈公班第達等噶倫的藏文奏折稱:“今達賴喇嘛圓寂,章嘉呼圖克圖系達賴喇嘛之大弟子,為達賴喇嘛之呼必爾罕快出,請其祈禱佛?!倍露呷眨?月15日),乾隆皇帝朱批:“朕即由此處派遣章嘉呼圖克圖”,答應了公班第達等的請求。

二月十五日,駐藏大臣伍彌泰、薩喇善轉奏西藏地方噶倫、堪布等的意見:“我地之喇嘛甚多,事亦繁雜,原來由達賴喇嘛一人獨自辦理,今達賴喇嘛圓寂,辦理眾喇嘛事務,不可無有一總為首辦理之人。第穆呼圖克圖阿旺札木巴爾德勒克嘉木措經好、為人明白,今年三十五歲。達賴喇嘛在時,亦稱贊其比他人出眾,常召至身邊行走,故皆知我喇嘛之事務,而全藏上下人等亦皆恭敬。若誠能令其為首辦理我喇嘛事務,于黃教頗為有利?!瘪v藏大臣伍彌泰、薩喇善等也認為第穆呼圖克圖為人明白穩重,受人尊敬,尚能辦理眾喇嘛之事務,擬依其所請,“命第穆呼圖克圖總其首,達賴喇嘛身邊守護之堪布達爾漢格隆噶拉桑云丹、羅布藏策凌、羅布藏納木札爾、札克巴提崖、阿旺欽則輔助辦理此地喇嘛事務”。奏請獲得乾隆皇帝批準。

乾隆二十二年(1757)4月29日,乾隆帝又下一道詔書,強調“前此伍彌泰等奏到達賚(賴)喇嘛圓寂,朕念衛藏地方緊要,曾于折內批諭遣章嘉呼圖克圖前往。此特因衛藏不可無為首辦事之人,原系撫恤伊等之意,今噶隆與眾堪布等既同推迪(第)穆呼圖克圖為首辦事,即毋庸遣章嘉呼圖克圖前往”。但是,考慮到駐藏大臣們是否接到前批諭旨,是否已向噶隆、眾堪布宣告,均不清楚,故而又云:“今發去諭旨二道,若前批發之旨已向噶隆等告知,即將停止章嘉呼圖克圖,另準迪穆呼圖克圖為首之旨,向噶隆等宣諭。若前旨尚未向眾告知,即毋庸言及,只照伊等所請,著迪穆呼圖克圖為首?!蔽閺浱┑冉又己?,將用哪一道圣旨宣諭,務須據實奉聞。

西藏地方噶倫、堪布改變立場,表面上并無異樣之處,只要維護現行體制,保障地方安定,誠如事實所展示的那樣,均會得到中央政府的認可與批準。乾隆皇帝還收回成命,擬不再派章嘉國師前往西藏主持達賴喇嘛靈童轉世等事。

然而,在乾隆皇帝的圣旨里和西藏地方噶倫的奏折里,第穆呼圖克圖的地位并不相同,乾隆帝擬派的章嘉國師或恩準的第穆呼圖克圖均是西藏地方“為首辦事之人”,即政教首領,而噶倫們所要求的只是“辦理喇嘛事務之人”,即宗教首領,這就關乎體制問題。

章嘉國師首先發現了這種歧異,他在接到皇帝令其無須進藏的圣旨后,于三月十七日呈上奏折,陳明己見,謂:“我詳看過伍彌泰等為依噶布倫、堪布等所請命第穆呼圖克圖為首暫辦各寺廟喇嘛事務之奏折,小喇嘛我尚記得,按唐古特地方舊例,衛藏各地所屬唐古特官員、喇嘛人等之一切事務,原來皆由達賴喇嘛承辦。后來頗羅鼐依憑圣上之仁化,漸漸辦理一切事務,效力行走,故圣上接連施恩,升至郡王任用。從此,達賴喇嘛僅辦理喇嘛事務,頗羅鼐所屬地方人等之事務,不報達賴喇嘛聞知,獨處專之,長此日久,至其子珠爾默特那木札勒時,不僅不思感激國家之恩,反而傲慢乖張,胡亂妄行。為西部衛藏地區永遠太平,圣上明鑒,不準噶布倫班第達等擅權,以消弭彼等內部相互爭斗猜疑,將衛藏各地之喇嘛等一切事務,均交達賴喇嘛主持辦理。這幾年來,頗為太平安逸。今達賴喇嘛圓寂,伍彌泰等所奏,仰副圣上仁愛之意,為彼處人等利益,命第穆圖克圖克暫理達賴喇嘛事務,并請賜號者,甚好,實合圣上好生之至意。唯所奏折內,僅將喇嘛事務交第穆呼圖克圖辦理等處,并不明白,似稍有含糊。伏思噶布倫等豈有擅權之心呢?今若依彼等含混之請,僅命辦理喇嘛事務,那么,衛藏所屬眾人等之事務,必至自然由噶布倫等辦理。日久之后,彼等之唐古特惡習興起,則不能消弭相互掣肘爭斗之弊。以小喇嘛之愚意,此次所降彼等之上諭內,仍照前不準噶布倫等擅權,衛藏喇嘛人等所有事務,均照達賴喇嘛在時所辦,命第穆呼圖克圖全部暫理。如此,下屬喇嘛人等皆知達賴在時沒有懷疑(疑處?),也可消弭噶布倫等相互爭斗掣肘之弊端。為此,請將命第穆呼圖克圖按達賴喇嘛所辦暫理喇嘛人等所有事務,寫入上諭內。小喇嘛我將微知之處惶恐奏聞,合與不合,祈圣上明鑒?!笨戳苏录螄鴰煹淖嗾?,乾隆皇帝朱批:“呼圖克圖之思甚是,閱之頗悅。除照此降旨第穆呼圖克圖外,亦秘密降旨(曉諭)駐藏大臣?!?/p>

乾隆二十二年三月壬子二十一日(1757年5月8日),諭軍機大臣等:“前因衛藏之人性好擅權滋事,頗羅鼐故后,辦理珠爾默特那木札勒時,曾降旨,將衛藏一切事件,俱告知達賚(賴)喇嘛辦理,噶隆等惟令遵辦達賚(賴)喇嘛所交事件,是以數年以來,甚屬安靜無事。茲達賚(賴)喇嘛圓寂,覽噶隆等請將迪(第)穆呼圖克圖為首之奏,只稱請掌辦喇嘛事務,所奏殊屬含混。噶隆等頗有擅辦喇嘛事務之心,日久恐不免妄擅權柄,是以朕賞迪(第)穆呼圖克圖諾門汗之號,俾令如達賚(賴)喇嘛在日,一體掌辦喇嘛事務。除明降諭旨外,再諭伍彌泰、薩喇善務宜留心,遇有一切事務,俱照達賚(賴)喇嘛在時之例,與迪(第)穆呼圖克圖商辦,毋令噶隆等擅權滋事?!蓖瑫r仍令章嘉國師攜密函至藏督辦各項事務。

乾隆二十二年(1757)藏歷十二月,章嘉國師經昌都等地到達拉薩,第穆呼圖克圖、各大活佛、色拉寺和哲蚌寺的執事喇嘛、兩位駐藏大臣、噶倫、仲科等所有布達拉宮和噶廈各機構的官員,都乘馬到城外遠迎。章嘉國師首先解決第穆呼圖克圖的地位問題,據稱,先前第穆呼圖克圖雖為攝政,但并未受到西藏地方上層應有的尊重,在舉行宴會時,座次低于兩位駐藏大臣,章嘉國師認為他是達賴喇嘛的攝政,會見時親自下馬執手,并與之互換哈達,“從此,第穆活佛地位日高,大小事體均如噶丹頗章政權之例規”。

攝政是由西藏地方推薦皇帝任命的。乾隆二十七年(1762),八世達賴喇嘛強白嘉措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乾隆四十二年(1777),攝政第穆諾門汗去世,乾隆帝命策墨林·阿旺楚臣為攝政。乾隆四十六年(1781),乾隆帝命八世達賴喇嘛親政。認為“藏中諸事務必須一曉事大喇嘛幫同達賴喇嘛辦理方為有益”,仍命策墨林·阿旺楚臣繼續掌辦商上事務,協助達賴喇嘛管理田產、辦理政務。其目的“為藏內大臣耳目,使達賴喇嘛不致擅權自恣?!?/p>

乾隆五十六年(1791),阿旺楚臣去世,乾隆帝又命達則諾門汗(即功德林濟嚨呼圖克圖)益西洛桑登白貢布繼續掌管商上事務。嘉慶元年(1796),清軍參贊公海蘭察巴圖魯等捐資為濟嚨在拉薩磨盤山南麓修建私廟竣工,皇帝賜匾“衛藏永安”,即“功德林寺”。嘉慶九年(1804),八世達賴喇嘛強白嘉措圓寂,嘉慶皇帝命掌辦商上事務的功德林濟嚨呼圖克圖益西洛桑登白貢布任攝政。嘉慶十六年(1811),攝政濟嚨呼圖克圖去世,嘉慶帝命第穆呼圖克圖洛桑土登晉美嘉措任攝政。

嘉慶二十年(1815),九世達賴喇嘛隆朵嘉措在布達拉宮暴亡,只活了11歲。嘉慶皇帝下令一面尋訪轉世靈童,一面命第穆呼圖克圖洛桑土登晉美嘉措任攝政。嘉慶二十三年(1818),第穆呼圖克圖去世,嘉慶帝又命策墨林呼圖克圖阿旺江白楚臣嘉措攝政。

道光二年(1822),楚臣嘉措經金瓶掣簽被確認為第十世達賴喇嘛,并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大典,攝政仍為策墨林呼圖克圖阿旺江白楚臣嘉措。道光十七年(1837),楚臣嘉措又在布達拉宮暴亡,只活了22歲,到去世為止,十世達賴喇嘛一直沒有親政,西藏政教大權握在攝政之手。

咸豐十年(1860),第十二世達賴喇嘛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同治元年(1862),西藏攝政熱振呼圖克圖因西藏內部僧俗官員之間爭權奪利的斗爭被革職,同治帝即派諾門汗夏札·汪曲杰波協辦商上事務。同治三年(1864),夏札·汪曲杰波去世,同治帝又命達賴喇嘛的師父羅桑欽熱汪覺協辦商上事務。同治十二年(1873),代理攝政羅桑欽熱汪覺病死,同治帝命令達賴喇嘛親政。光緒元年(1875),十二世達賴喇嘛突然又在布達拉宮暴亡。只活了20歲,親政時間也只是剛剛一年。成烈嘉措圓寂后,同治帝又命功德林濟嚨通善呼圖克圖阿旺白登曲吉江措繼任攝政。

三、與攝政相關的幾個重大事件

道光二十一年(1841),凱珠嘉措經金瓶掣簽被認定為第十一世達賴喇嘛,二十二年(1842)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大典,仍由策墨林呼圖克圖阿旺江白楚臣嘉措攝政。二十四年(1844),駐藏大臣琦善(1786—1854)與攝政阿旺江白楚臣嘉措失和,駐藏大臣向道光皇帝參奏攝政夜郎自大,諸事專擅,妄作威福,肆行無忌,道光皇帝即諭軍機大臣:“該諾門汗噶勒丹錫熱圖薩瑪第巴克什(即策墨林呼圖克圖)現在掌辦商上事務,如果實有狂妄貪奸各情,于黃教大有關系。著琦善會同班禪額爾德尼,并率同第穆、濟嚨呼圖克圖、熱征諾門汗等,逐款確查,據實參辦?!苯Y果奉旨“歷得職銜名號全行褫革,追敕剝黃,名下徒眾全行撤出,廟內查封,發往黑龍江安置。所有財產,查抄變價,賠修藏屬各廟宇。旋命釋回,交地方嚴加管束”。

攝政策墨林呼圖克圖被革職后,琦善又奏請道光皇帝,由七世班禪丹貝尼瑪掌辦商上事務。道光皇帝降旨:“其商上事務著照議準令班禪額爾德尼暫行兼管,第穆、濟嚨、熱征三人并令隨同學習,俟一、二年后,由該大臣會同班禪額爾德尼酌保一人掌辦商上事務,將此諭令知之?!?/p>

七世班禪開始不愿意擔任攝政,后來因為不能違抗圣旨,才勉強擔任了8個月攝政。道光二十五年(1845)3月,七世班禪辭去攝政職務。道光皇帝命熱振呼圖克圖阿旺益西楚臣江村擔任攝政。咸豐五年(1855),咸豐皇帝命達賴喇嘛親政,還不滿一年,突于是年十二月十五日在布達拉宮暴亡,只活了18歲。十一世達賴喇嘛圓寂后,咸豐皇帝又命熱振呼圖克圖擔任攝政。

這一時期也出現了一位俗人出身,后來在扎什倫布寺出家的人物擔任攝政,他便是夏扎·旺曲杰布。道光二十一年(1841),森巴人侵入阿里,曾奉命隨索康率藏軍馳援,并參加停戰談判。咸豐五年(1855),尼泊爾襲據聶拉木和吉隆,深入后藏,率藏軍收復聶拉木要隘。道光二十七年(1847),還曾奉命解決過乍丫(察雅)兩大呼圖克圖之間的爭端,頗著功績。擔任噶倫,后因與掌辦商上事務之熱振呼圖克圖不和,于咸豐八年(1858)辭噶倫職,剃發為僧,在扎什倫布寺出家。熱振被革職后,由僧俗公舉,于同治元年(1862)復起用,掌辦商上事務,代達賴喇嘛管理政務,賞“諾門罕”名號。二年,奉命辦理征中瞻對酋工布郎結事宜。擔任攝政兩年。

光緒三年(1877),土登嘉措經光緒皇帝批準免予金瓶掣簽,被認定為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光緒五年(1879)6月13日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大典。光緒十二年(1886),攝政濟嚨通善呼圖克圖去世,光緒皇帝命第穆呼圖克圖阿旺羅桑赤烈饒杰擔任攝政。光緒十九年(1893)9月7日圣旨稱:“懇如商上葛布倫三大寺僧俗大眾等請,仍飭第穆呼圖克圖再行掌辦商上事務五年。從之?!?/p>

按照過去慣例,歷代達賴喇嘛年滿18歲,即應親政,接管政務。但自九世達賴喇嘛以來,都是青年夭亡,政權握在攝政手中。光緒二十年(1894),十三世達賴喇嘛年屆19歲,光緒帝曾下令要他親政,但達賴喇嘛以自己年紀尚幼,同時正在學經,恐親政以后,政教兩誤為由,推辭未就,只把歷代達賴喇嘛的三顆印璽接受過來,交給噶丹掌管。十三世達賴喇嘛受比丘戒以后,三大寺和噶廈僧俗官員,借口“神意”,壓迫第穆呼圖克圖辭職,要求達賴喇嘛親自掌政。光緒二十一年(1895)8月,攝政第穆呼圖克圖向達賴喇嘛提出辭呈,達賴喇嘛接了辭呈后,交給三大寺和全體僧俗官員會議討論,大家一致要求達賴喇嘛批準攝政的辭呈,自己出來執政。是年8月8日,在布達拉宮司西彭措大殿舉行親政大典。卸職攝政第穆呼圖克圖則回寺參禪。光緒二十五年(1899)7月,西藏發生“第穆事件”。劉家駒所著《西藏政教史略》稱:“藏政府假護法神之口,誣藏王第穆呼圖克圖阿旺羅桑稱勒陰謀不軌,詛咒達賴,旋將第穆佛禁斃獄中,查抄闡宗寺財產。同時加罪丁結林(即丹吉林)之臣僚羅布頓珠等,先后被殺,達賴于是威服全藏,莫敢有違?!?/p>

四、攝政與達賴喇嘛、駐藏大臣的關系

攝政與達賴喇嘛、駐藏大臣之間存在復雜的權力交錯關系。有良好的合作,也有矛盾斗爭。

乾隆六十年(1795),八世達賴喇嘛在駐藏大臣松筠的授意下,決定減免百姓賦稅,除應交“商上必需之草料柴薪及牛羊豬等項”外,其余應交糧各項,“普免一年”。將自乾隆五十六年(1791)至乾隆五十九年(1794)“舊欠糧石,乃牛羊豬各項錢糧四萬余兩,概行豁免”。將失散百姓招回,“給予銀兩修補房屋,給予籽種各務農業,三年之內,免除錢糧雜稅”。同時告示各處營官第巴頭人,除朝佛熬茶來藏及達賴喇嘛有事所需烏拉之處,其余一切差事,須持有駐藏大臣發給的執照,不得濫行應付烏拉。八世達賴喇嘛還響應皇帝號召,將他庫中積存的布施銀三萬兩交出用于救濟各處窮苦百姓。最后乾隆皇帝批示:“據松筠等奏: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等,請將伊等所屬唐古忒等應交糧石及舊欠錢糧寬免,并賑濟貧人,修理倒壞房屋之處請旨等語。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等,一聞朕降旨蠲免天下錢糧,伊等亦請將唐古忒等撫恤辦理,實屬善舉,朕深為嘉悅。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著各賞給哈達一個,紫金俐瑪無量壽佛各一尊,碧玉手串各一掛,大荷包各一對,小荷包各三對。松筠等接奉時,即轉為賞給。但前藏地廣,所交之項較多。達賴喇嘛既請寬免一年,即著照所請辦理。后藏地狹,所交之項較少,恐不足班禪額爾德尼一年之用,即著免其一半。但賑濟貧人,修理倒壞房屋等項,由達賴喇嘛之商中撥銀三萬兩,由班禪額爾德尼之商中撥銀幾萬兩之處,并未聲明。達賴喇嘛等仰體朕意,既將唐古忒等撫恤辦理,自不必撥用達賴喇嘛銀兩,著即動用該處正項,賞給前藏銀三萬兩,后藏銀一萬兩。松筠等務須悉心辦理,毋致一人遺漏,以副朕一體軫恤番仆之意?!?/p>

這是駐藏大臣遵照皇帝圣旨辦理的優撫事項,也是與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等合作愉快的案例。事實上,駐藏大臣、達賴喇嘛與攝政三者互相之間也存在著矛盾和沖突,特別是到了清朝走向衰落時期尤為明顯和激烈。

攝政制度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建立到1951年終止,歷時195年,共15位攝政,其中兩人是代理攝政,即十三世達賴喇嘛光緒三十年(1904)因英軍第二次入侵西藏而出走蒙古、內地,宣統二年(1910)因駐藏川軍逃亡印度時自行任命過兩個攝政。在名義上由達賴喇嘛領導的西藏地方政治體制中,攝政占據了特殊乃至極為重要的位置,歷代達賴喇嘛親政的時間只有65年,攝政執政的時間則長達130年。也就是說,在這195年里,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由攝政掌管西藏地方政教事務。

攝政的長期執政固然與達賴喇嘛需要18年左右的成長過程有關,但無疑也與西藏地方上層貴族特別是與攝政的爭權奪利有關。九世達賴喇嘛、十世達賴喇嘛均未及親政便夭亡;十一世達賴喇嘛咸豐五年(1855)親政不滿一年就在布達拉宮暴亡;十二世達賴喇嘛同治十二年(1873)親政不到兩年,又于光緒元年(1875)三月二十日在布達拉宮暴亡。在三百年的政教合一西藏地方政權中,只有兩位達賴喇嘛實現了真正意義的執掌地方政教大權,這就是八世達賴喇嘛強白嘉措,他從乾隆四十六年(1781)至嘉慶九年(1804)親政24年;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從光緒二十一年(1895)到1933年親政38年,后者更是歷代達賴喇嘛中親政時間最長的一位,但是在他兩次逃出拉薩期間,曾委任第八十六任甘丹赤巴羅桑堅贊和第八十七任甘丹赤巴、三世策墨林活佛羅桑丹貝堅贊擔任攝政,如果除去這一段時間,達賴喇嘛掌政時間更短。權力傾軋和激烈斗爭是嚴重影響達賴喇嘛親政掌權,乃至健康成長的因素之一。十三世達賴喇嘛與第穆呼圖克圖之間白熱化的斗爭,既是這種關系的一種體現,也是這種殘酷斗爭的真實寫照。與其說十三世達賴喇嘛固然工于心計,有著強烈的權力欲望,毋寧說是當時政治生態下一種求生自保的本能和強力反擊。

攝政制度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攝政是在與駐藏大臣一起主持西藏地方政教事務的達賴喇嘛圓寂后,受命代行達賴喇嘛政教職權的高級官員。

其二,攝政是由駐藏大臣參照西藏地方政府或者政教首領的意見選擇的,經奏請皇上批準,獲得封號與印信,取得合法地位。

其三,攝政主持政教事務的權力,在達賴喇嘛成年(一般年滿18歲),獲得皇帝諭令“親政”圣旨后,即轉交給達賴喇嘛,攝政仍可協助達賴喇嘛辦理政教事務。

其四,攝政基本為第穆、策墨林、功德林和熱振等幾大活佛轉世系統所掌握,形成一定的政教勢力。同時還有一位長期擔任俗官的夏扎·旺曲杰布擔任過攝政,此外,班禪額爾德尼丹貝尼瑪也曾受皇帝之命擔任過8個月攝政。

其五,攝政是由皇帝依西藏地方僧俗上層的請求委任的,也由皇帝依其功績予以獎勵或處罰,違制者甚至被剝奪名號,繩之以法。免職或死亡,要收回印信。

【選編自張云主編《西藏歷史55講》(中國藏學出版社出版)一書,內容部分有刪節】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久久婷婷精东一区二区三区日本